[翻譯]調查表明 「種族騷擾」處理不及 問題在大學內日益嚴重

原文網址:




(圖:いらすとや)



翻譯

   未能考慮對方人種或是國籍的失禮行為,被稱為「種族騷擾」。由於現在大學中針對教師、學生的種族騷擾受害者接二連三的出現,京都的學者團體要求必須採取對策。根據該團體對京都府內的大學進行的首次調查,對種族騷擾的處理不及事件浮上了檯面。專家表示「這讓人質疑各大學對於人權與多樣性的真實態度究竟為何」

教師衝擊性的發言

    「有意見的話你就回國」「你沒有留在日本的理由」

    現居京都市內的在日朝鮮人女性(28),回想起約八年前就讀市內私立大學時,因為男性教師在課堂上的發言而大受打擊。

    那是一堂約170人選修,多文化理解的課程。女性受到教師指名要求以在日朝鮮人的身分在課堂上發言。然而即便數名學生的聽後感內容帶有歧視,教師依舊在下周的課堂中在全班面前讀出了那些心得。並且教師也未能糾正心得中對於歷史的錯誤認知。

    女性表示當下感到「原來在這間教室內,有人因為我的身分而對我抱持著敵意和不悅」。並且由於感想是匿名由教師發表,不能得知寫出心得的人是誰,更加深了她對課堂的恐懼。

    在那之後她只要看到系上的建築便會心悸和頭痛,因此便無法繼續去上學。雖然她也曾經和幾個友人一起去向教師抗議,然而卻得到「如果有意見的話只要在課堂中舉手反應就好」這樣敷衍的回覆。

    對於這個案例,「京都府・京都市仇恨言論有效對策推進會」(京都市上京區)的共同代表,同志社大學的板垣竜太教授(近代朝鮮社會史)表示「如果要公開學生的言論,那麼教師應該要同時批評內容中帶有歧視的部分。」

    該推進會於2021年的7~8月,以京都市內大學為中心,對京都府內30所大學展開了調查。最後得到了19所大學的回答,在今年初做出了報告書(回答率63.3%)。

在對中韓觀感惡化背景下

    根據調查結果,所有學校雖然都有設置與騷擾相關的規定或指導方針,然而在騷擾的細項中,有明定種族騷擾的學校只有立命館大學。在公開的回答中可以看到,18所學校全部都有明定性騷擾,並有17所提及權力騷擾。

    在立命館大學的規章中,以「在課堂中侮蔑特定的國民、人種、民族」「無視留學生的文化背景,以與日本人相同的行為基準強行要求之」等條文,具體地規範了種族騷擾。

    另外,針對問卷中「校方是否掌握學校中種族騷擾的狀況」一問,全大學的回答都是「未能掌握」或「不便回應」。

    報告書中,提到了板垣教授實際聽說或見到的騷擾實例。如:

・教師在課堂上反覆地提出侮辱韓國的發言
・在日朝鮮人的教師被學生當面說「我討厭韓國人」
・韓國留學生在校外遭到「去死」「這群智障學生」等侮辱

等狀況。

    在對中韓觀感的惡化的背景下,種族騷擾的案件數量漸漸攀升。法律規定遲遲沒有跟上,但在2020年施行的「改正勞動施策綜合推進法」中,針對企業方面做出了防止權力騷擾的雇主規範。厚生勞動省提出,在權力騷擾是否成立的問題上,也必須要同時考慮勞工是否為外國人,被認為是種族騷擾意識提升的一大進步。

    然而另一方面,在大學中的種族騷擾依舊沒有相關法規規定。大學方面的自主管理也沒有跟上,板垣教授表示「各大學首先應該明確地定義種族騷擾,之後才有辦法繼續掌握現況並擬定對策」。

難譯字

配慮を欠く言動(はいりょをかくげんどう)                失禮的行為

コリアン                在日朝鮮人

遠のく(とおのく)                疏遠、遠離

開き直った態度(ひらきなおった)                敷衍的態度

後記與雜感

    當初系上大概有10-15%的人都是留學生,其中韓國人更是大宗,也沒有聽說類似的情況發生,可能跟科系也有關係吧,國際相關的科系看起來大家都持比較開放的態度我自己在社團也沒有體驗到類似情況(當然不排除個人社交神經極度遲鈍的可能性)。

    然後在課堂上的相近體驗是有一次國際法相關課程的時候,教授居然很敢地在台下有台灣人也有中國人的狀況下,直接問覺得台灣是不是國家,舉手統計後問正反方的意見。還記得總比例大概是7:3,覺得台灣是國家的比較多。在聽那3成同學某些意見當下,的確也有感到輕微不適。但後來冷靜想想就覺得,其實人家不發表也不代表這種意見不存在,還不如大家開誠布公講出來比較好,至少還有討論的機會。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マーシャル・マキシマイザー》 歌詞翻譯 + 文本分析

[翻譯]打架時用頭槌的動物們大腦不要緊嗎? 科學家:好像不太妙

[翻譯]下周中起關東甲信與東北猛暑 本周末後關東~九州可能出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