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研究證實 性感的遊戲女性角色與女性蔑視無關

原文網址:




(圖:unsplash)



翻譯

不將社會問題的成因歸咎於「社會」反而去怪罪「遊戲」似乎是一種不太聰明的作法。

美國史丹森大學日前的研究表明,就算把遊戲的女性角色做得很性感,也不會對玩家的幸福程度與精神狀態造成不良影響。同時也不會引起對女性的歧視或者蔑視行為。

「暴力遊戲的玩家會成為暴力犯罪者」「玩強調性的遊戲玩家就會成為性犯罪者」將社會問題的原因矛頭指向遊戲的虛擬體驗,這類主張乍看之下也不無道理。

然而,人類的腦或精神似乎並不是「如果做了OOO就會變成OOO」這種簡單道理能夠概括的。

既然如此,為什麼每當發生重大社會問題時,總會有許多把遊戲當成原因的人出現呢?

研究的詳細內容將刊載於202210月的『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135卷中。

性感的遊戲女性角色與女性蔑視無關

有時會在遊戲裡見到穿著太少的性感女性角色登場,隨著遊戲機性能的進步,這些女性角色也愈來愈真實,角色的外觀或面容甚至可以做得和真實的人類幾乎一模一樣。

因此近年來,愈來愈多人認為遊戲中女性角色的性感表現,會對現實中的女性產生不好的影響。

這些人主張,遊戲中登場的女性角色藉遊戲感的服裝來展現自己理想的外在條件,會造成女性玩家產生比較心理,進而影響她們的自我肯定感以及對自己身體條件的滿足感,不僅如此還會進一步引起女性歧視、蔑視,甚至會造成女性的憂鬱症或焦慮症。

所以他們認為,必須要一一檢視遊戲登場角色的服裝,以達到守護玩家心靈的目的。

雖然確實是充滿偏見的想法,但自古以來類似「遊戲是社會問題的原因」這種思考就沒有少過。

像是「暴力遊戲的玩家會成為暴力犯罪者」這種說法,相信在座各位多少都有聽過。

許多近年的研究便指出,遊戲中的暴力與現實中的暴力並不相關。

例如以下的研究便是利用知名遊戲「GTA5」,調查了遊戲的暴力性對於人類心理的長期影響。

https://nazology.net/archives/100863

然而另一方面,在此之前針對「女性遊戲角色的性感是否會傷害玩家的心理健康」這一議題進行研究的科學家十分稀少,研究規模也都不大。

因此這次史丹森大學的研究員將至今為止的18個相關研究進行了統整,調查玩家們是否因為遊戲造成幸福感低落,或者是引發憂鬱、焦慮等心理問題;並且還調查了遊戲是否會增強玩家對女性歧視的程度。

結果是,完全沒有任何的關聯。

性感角色與幸福度和自我肯定感、對身體的不滿之類的相關分數是「0.082」,與女性歧視或厭女等狀況的相關分數是「0.040」。

這個分數愈趨近1代表正相關的程度愈高(如數學上的正比),0的話表示毫無相關,而-1則代表負相關的程度愈高(如數學上的反比)。

也就是說,「0.082」和「0.040」這種極度接近於0的數值可以認為是毫無相關性的證據。

因此研究員們的結論是,即便遊戲的女性角色很性感,這也不會導致玩家的精神狀況惡化,也不會加強女性歧視或蔑視的程度。

那麼,為什麼每當發生社會問題時,就會有人主張是遊戲的問題呢?

讓遊戲扮黑臉的意見容易受到支持

為什麼有人會主張遊戲會引發社會問題呢?

研究員認為,原因是將問題歸咎於遊戲很「簡單」。

完全理解社會問題是十分困難的。但擷取刺激的遊戲畫面進行批判,這種訴諸好惡與直覺的手法,人人都做得到。

研究人員也表示「請不要用這種輕易就會被拆穿的方式,來主張自己認為的錯誤」

利用社會問題來攻擊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或對其抱有厭惡感的事物,是任何人都可能會有的想法。

但這種批判一旦受到數據分析的檢驗,實際上是不堪一擊的。

研究的結論寫道「虛擬創作導致社會問題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但同時也表示,如果不要任意與社會問題做連結。他們能夠同理且尊重那些不同意女性角色穿著暴露的人們的意見。

難譯字

多分に(たぶんに)                很、頗

不安障害(ふあんしょうがい)                焦慮症

後記與雜感

    多分後面加當連用形的用法我今天還真的是第一次看到,而且還是念たぶん不是其他念法。有種認識多年的老友突然跟你說他其實是邪教徒的驚喜感(三小)。

    然後遊戲這種東西你知我知大家都知道,但是槍協不知道,某些女權團體也不知道。

    如同文中說的一樣,理解社會問題是很難的。所以人們就會害怕理解或者抗拒去理解,然後把原因怪罪於其他東西上,以前的美國是酒、大麻;台灣是電視、偶像劇。等到以後遊戲公司沒錢可以削之後可能會慢慢把矛頭轉向抖音跟youtube 之類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マーシャル・マキシマイザー》 歌詞翻譯 + 文本分析

[翻譯]櫻花樹下(下)

[翻譯]日本山雀可以「把兩個詞彙組合成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