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研究顯示 收到「老友久違的聯絡」的喜悅比想像還要更大

原文網址:

(圖:Unsplash)

翻譯

    各位可能都有突然想要和「久違的高中、大學朋友,或是以前的職場的同事」連絡看看的經驗。

    話雖如此,大部分的人可能都會擔心「突然連絡搞不好會造成對方困擾」,因而不敢真的付諸行動。

    但美國匹茲堡大學的劉佩琪(Peggy Liu)等人的研究指出,對於來自老友的聯絡,大部分人的反應會比我們想像中更加高興。

    並且發現,主動聯絡的那方似乎容易低估對方的感情。

    詳細的研究內容刊載於2022年7月11日的學術雜誌『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上。

不敢和久違的老友聯絡是因為「低估了對方的感情」


    過去許多研究指出,維持社會關係有助於改善人的身心健康。

    例如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吉莉安・桑德斯托姆(Gillian M. Sandstrom)等人2014年的研究中就提到,即便是除了親人及好友以外,較弱的社會連結(點頭之交等),也能夠提高人的幸福程度。

    然而,雖然維繫關係有諸多的好處,人們也有想要多交朋友的想法。但與之相反的是許多人卻往往在想要與老友聯絡時,無法提起勇氣。

    這是因為大部分的人都認為「突然被許久未聯絡的人打擾,對方應該會很困擾吧」。

    那麼,這個想法是正確的嗎?

    研究團隊為了確認主動聯絡一方與收到聯絡一方的情感落差程度,對5900名以上的受試者進行了調查及實驗。

    在第一個實驗中,研究人員請受試者回想「你曾經為了交談或者其他原因,主動和並未長時間深交的朋友取得聯絡時的狀況」。

    之後請他們判斷,當時收到聯絡的一方感謝或喜悅的程度(1=完全沒感覺,7=非常高興)。

    接下來研究人員又請另一半的受試者回想「未長時間深交的朋友,久違的主動聯絡你的狀況」,並且和前面相同請他們已七個等級來評價自己喜悅的程度。

    結果顯示,主動聯絡的受試者比起收到聯絡的受試者,對於聯絡這一行為所能帶來的感謝與喜悅的評價更低。

    也就是說,主動聯絡的人們往往會低估對方的喜悅程度,並覺得「對方肯定不會開心」。


久違的聯絡對方很可能會感到高興!鼓起勇氣嘗試看看吧!


    在第二個實驗中,這次要求受試者向久未連絡的對象送出短文或者小禮物,並一樣請雙方評價感謝的程度。

    結果也與第一個實驗相同,證實了因為久未連絡對方而恐懼的人們,都會低估實際連絡後對方的感謝程度。

    對於研究結果,研究人員表示:

    「我們往往會在想與長時間沒聯絡的對象取得聯繫時感到猶豫。

    然而這次的研究卻告訴我們,這種無謂的躊躇是多餘的。

    因為這個聯絡,對方比我們預期的還要更有可能感到高興。」

    正因如此,下次如果又想起老友的話不妨想想這個研究的結果,鼓起勇氣聯絡看看。

    對方一定會很高興,可以久違地好好敘舊。

    另外,偶爾會聽說久未見面的老友突然聯絡,但卻是來推薦直銷或者宗教的事件。或許這種事情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從經驗上,已經理解了這次的研究結果也說不定。

    真希望有心人士不要利用這種難得的好心情。

難譯字

しり込み(しりごみ)                退卻,退縮

マルチ商法(しょうほう)                直銷

後記與雜感

    道理我都懂,可是我就怕嘛。

    前段時間因為兵役跟就職各種雜事都卡在一起,感覺只有自己的進度被全世界拋下的時候,我聯絡了一個當初大學重考了五次的朋友。詢問他重考那麼多次的心境與到底是如何調適的。雖然他給出的答案我現在已經忘了,但是有個老朋友聽自己講話真的很像在海中抓到浮木一樣,那個感覺我到現在都還記得。大家也不妨聯絡看看自己的老友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マーシャル・マキシマイザー》 歌詞翻譯 + 文本分析

[翻譯]京都人「習以為常」 為什麼要故意推倒公車站牌?

[翻譯]日本山雀可以「把兩個詞彙組合成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