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日本小孩的「走路方式」跟國外的小孩不一樣!?

原文網址:


(圖:いらすとや)

翻譯

    日本小孩的「走路方式」似乎和世界上其他小孩不太一樣。

    愛知縣名古屋大學研究所,三河青鳥醫療教育中心的研究團隊日前進行了一個研究。他們調查了日本國小學童的步行方式,並確認他們是否因為年齡的差異而導致下半身的動作有所不同。

    結果顯示,愈年長的學童的步距與跨幅都會更短,相對的每分鐘的跨步數則會增加。

    而這是在其他國家未曾觀察到的現象,外國的小孩在7歲之後步行的節奏並不會改變,而步數則是呈下降趨勢。

    詳細的研究內容刊載於2022年5月12日的科學雜誌『Scientific Reports』上。

日本小孩長大後「跨步的節奏」會變快?


    或許平時沒什麼人會特別去注意小孩的走路方式,但這對於小兒科來說卻是非常重要的。

    這是因為,小孩的走路方式可以作為其身體發展程度的指標。

    因此最近數年世界各國紛紛開始嘗試建立「小孩的走路方式」的國家統一標準。

    而本次名古屋大學所進行的調查正是建立該標準的事前準備之一,也是日本國內首次確立關於兒童行走的基準值。

    研究團隊以住在愛知縣岡崎市內的6~12歲小學學童424人(女童216人,男童208人)為對象,利用3D步行分析系統,詳細調查了他們行走中腳的動作。(調查期間為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

    研究團隊在學童的骨盆至腳尖貼上訊號反射用的標記,並讓他們重複進行8公尺的步行至少3次,最後得出平均數值。

    根據得出的數值,能夠將骨盆、股骨關節、膝關節、踝關節、腳尖的移動及方向數據化,進而算出步容(走路時的姿勢與動作)的得分。

    最後,為了比較各年齡層步行方式的差異,研究團隊將受試者分為6~8歲、9~10歲、11~12歲三個組別,對其「步行中下肢的動作」與「步容分數」進行對比,進而計算出發育曲線。

    資料分析的結果顯示,雖然6~12歲在步行中下肢的動作並沒有明顯的差異,然而隨著年齡增長,步距與跨幅都有所縮短,因此一分鐘內的跨步數也隨之增加。

    步距 : 一側腳跟著地後,另一側腳跟著地前兩腳間的距離。
    跨幅 : 一側腳跟著地後,同一側腳跟再次著地前的動作幅度。

    也就是說,日本的小孩隨著年齡的增長,「跨步的節奏」也會跟著變快。

    並且隨著年齡增長,股骨關節與膝關節的活動範圍也會漸漸縮小,腳掌離地時膝蓋的最大彎曲角度也比更年幼的學童還要小。

    總體來看,年長的學童們走路的方式比和年幼的學童相比,變得更加漂亮(步容的分數提高)了。

    然而,日本小孩的步行變化和美國、德國、南非、墨西哥等國家的小孩似乎有著不同的傾向。

    例如日本的小孩隨著年齡增長,每分鐘跨步數也會隨之增加,但在其他國外小孩身上觀察到的卻是在七歲之後,步數就不再變化,或是會減少。

    除此之外,日本小孩在走路時股骨關節會微微向內側彎曲,在成長後這個狀況也沒有明顯變化。

    但國外小孩們則會隨著年齡增長,行走時股骨關節會逐漸向外側張開。

    目前並不清楚日本與其他國家出現差異原因,但研究主任之一的伊藤忠表示「骨骼的成長或者文化、生活習慣的差異等,都有可能是造成日本小孩和外國小孩行走方式不同的原因」。

    像是「與其他國家相比,日本人從小蹲下或者跪坐的機會就比其他國家要多」。

    或許諸如此類的日本特有的習慣,就是抑制股骨關節外擴的原因。

    另外,此研究在國外的論壇Reddit上也成為了熱門話題。為何會因成長於日本或海外而造成走路方式不同,網友也就兩者文化背景的相異之處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例如有些人認為,步距縮短時容易變成腳尖先著地的行走方式,而大步前進時則容易以腳跟先著地,而這兩種走路方式會造成腳步聲的變化。

    因此,若是某個文化認為安靜行走才符合禮節,那麼或許人們就會傾向選擇步距縮短的安靜行走方式。

    另外還有人覺得,日本因為沒有那麼多可以自由行走的空間,因此才會在成長期間縮短步距。

    雖然這是海外人士帶有刻板印象的想法,但的確日本有許多家庭是居住在集合式住宅中,或許這意見也不無道理。

    以上就是因為日本及海外的成長環境造成走路方式不同的研究內容。

    各位不妨也自己思考看看為什麼會這樣吧。

難譯字

歩幅(ほはば)                步距

ストライド                跨幅

後記與雜感

    歩幅ストライド的定義在文章中間有提,我自己是覺得翻成步距跟跨幅ok啦...但有點怕其實這是運動科學學門的專有名詞,然後我沒找到本來的翻譯自己亂講。

    然後年長年中年少這三個字,我選擇跳過(欸
    日本像是幼稚園也是用這三個分(或兩個不一定),直接用漢字會直接和中文原義衝突到,也不能叫大班小班,因為這是小學生。所以最後考慮到反正這三個字拔了其實也不影響閱讀,就直接颯爽地拔掉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マーシャル・マキシマイザー》 歌詞翻譯 + 文本分析

[翻譯]京都人「習以為常」 為什麼要故意推倒公車站牌?

[翻譯]日本山雀可以「把兩個詞彙組合成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