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22的文章

[翻譯]自由地操作蜘蛛的屍體! 工程學的死靈術「屍械學」登場!

圖片
原文網 址: https://nazology.net/archives/112492 (圖:unsplash) 翻譯      我們將可以自由地操縱死者的法術叫做「死靈術」,而最近這個法術好像藉由機器人學得到了實現。      美國萊斯大學的工程師團隊把針頭插在死掉的蜘蛛屍體上,成功開發了能夠控制八隻腳開合的系統。      研究團隊希望這個系統可以作為抓取小型物品或零件的微型爪。      但是,究竟是怎麼控制死掉蜘蛛的腳開開合合呢?      詳細的研究刊載於2022年7月25日的科學雜誌『Advanced Science』上。 為什麼蜘蛛死後腳會彎曲起來呢      2019年,研究主任丹尼爾・普雷斯頓在萊斯大學的機械工程學系裡開設研究室後,就馬上展開了這項研究。      他對金屬或電子機械、硬塑膠等這些常見的材料絲毫不感興趣,反而專精於水凝膠、彈性體(像橡膠一樣有彈性的材料)等材料,並長於利用氣壓或化學反應驅動這些材料的柔性機器人學。      這時期,普雷斯頓專注於一種「讓死去生物重新動起來的機器人學」。      他把這個全新的領域稱為「屍械學(Necrobotics)」。      關於為什麼蜘蛛成為屍械學的第一個研究,共同研究者的菲伊・亞普是這麼說的。      「在研究室裡工作的時候,發現走廊的角落裡有一具蜘蛛的屍體。      我們那時候十分好奇,為什麼蜘蛛死後會把腳向內蜷縮起來呢?      而我們很快就找到了那個答案。      蜘蛛和人類不一樣,沒有二頭肌三頭肌那種可以自由屈伸手臂的肌肉。      相對的,蜘蛛只有被稱為屈肌(只用於收縮)的肌肉,利用這些肌肉蜘蛛的腳可以向內縮,但無法向外伸展。      為此,蜘蛛是用控制體內「水壓」的方式來把腳向外打開。      但在蜘蛛死後,牠便失去了控制水壓的能力,因此牠的腳就會自然地向內蜷曲。」      普雷斯頓和亞普兩人表示就是受到了這個機制的啟發,才決定要把它應用到機器人學裡。      那麼就實際來看看他們開發的「屍械人(Necrobot)」吧。 控制體內的氣壓,自由地控制腳的開合!      再更仔細地觀察蜘蛛腳開合的機制會發現,在他們頭胸部的地方有一個小腔室,從那裡延伸出八根管子,分別連接到八隻腳。      腔室一收縮,血液就會快速的送到管子的末端,八隻腳加壓後就會向外伸展開。

[翻譯]美中首腦2小時電話會談 交鋒台灣問題

圖片
原文網 址: https://www.sankei.com/article/20220729-6LHDXI2GVRLQXG2M6DLYV2CWPA/ (圖:いらすとや ) 翻譯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本月28日舉行了電話會談,針對因中國軍事壓力導致的緊張台海情勢展開對話。此外,兩方也就俄烏情勢、氣候變遷、傳染病對策、毒品問題等美中試圖合作的領域進行意見交換,並確定將會持續協商。      電話會議時長約2小時20分鐘。這是今年3月線上會議後兩國首腦首次,去年1月拜登政權上路後的第5次直接對話。      拜登表示「美國強烈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或危及台灣海峽和平與安定的行為」,並重申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從未改變。      對此習近平表明「我們堅決反對『台灣獨立』分裂與境外勢力的干涉」,並強調「玩火者必會自焚」,可見中國將台灣問題視為核心利益,以此重新讓美方理解中國絲毫不讓步的態度。另外在一個中國原則方面,中方指出「美方應該要言行一致」,同時還表示「維繫中國國家主權及領土的完整性,是中國14億人民堅定的願望」      拜登提出了美方視為種族滅絕行為的新疆維族自治區的人權侵害及強制勞動問題,且向中方表示美方對於中國慣於行使不平等貿易等問題感到擔憂。但據美國高層表示,部分中國出口商品懲罰性關稅的廢除,此一廣受矚目的議題沒有被討論。      在台灣問題外,習近平的態度意外地傾向與美國合作。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稱,雖然美國將中國視為最大競爭對手,但習近平認為「這是誤判兩國關係的結果,並且誤解了中國的發展方向」。因此「會將兩國人民與國際社會引導至不正確的方向」,並主張應該要「促進雙方的合作發展」。      習近平還提到,中美兩國除了總體經濟政策上需要互相協調,在世界供應鏈的安定化與能源、糧食的保障等重大議題上應該要時刻保持意見的交流。切割中美將「不會為美國的經濟發展帶來幫助」。      關於烏俄危機,中方表示「習近平重申了中國一貫的立場」。 難譯字 応酬(おうしゅう)                    交鋒 後記與雜感           雖然 麻薬問題 個人立場上是很想要翻成藥物問題...最後考慮到一般認知上藥物是治病那種才叫藥物所以還是翻毒品。      以往有他國語言的內容我習慣會去找原文來看,但這篇引用真的是有夠多,我就照

[翻譯]時機

圖片
原文網 址: https://kakuyomu.jp/works/4852201425155006655/episodes/1177354054880200454 (圖:いらすとや) 翻譯 茶枝立起來了。 在除了快和便宜以外沒有任何優點的定食店裡,飯後這杯喝起來沒有味道的焙茶中。 我這個人一向都是和幸運這兩個字無緣的。 所以實在是不忍心喝掉,好一會都只能盯著茶杯看。 「哈哈哈哈」 突然背後傳來一陣粗糙難聽的笑聲。 我大吃一驚轉過頭去看,卻什麼人也沒有。 「吾乃茶枝之神」 恐怕是幻聽了。 但就算是這樣也好。 如果是神明的話,就滿足我的願望啊。 「你說說看。看情況也不是不可能幫你實現」 真的假的。 既然這樣的話,果然還是錢吧。 錢這種東西當然是多多益善。 啪一口氣給我100萬吧。 欸不對,我這人格局怎麼那麼小啊。 都要許願了還是要1億元吧。 但是等等。 這種故事裡總是太過貪婪最終就會失敗。 而且100萬對現在的我來說已經是一大筆錢了。 還是,把願望改成一個漂亮的女朋友? 不行,最後的結局肯定是我被甩掉。 決定了,還是100萬元就好。 「不好意思幫您收一下餐具」 「啊!」 難譯字 忍びなく(しのび)                    不忍 しゃがれ声                    粗糙的聲音 後記與雜感           ほうじ茶 考慮了各種翻法,但最後還是選擇用焙茶就好。由於台日茶加工方法不同用其他名詞反而意思會不同。但是 茶柱 在中文的對應應該就是茶枝沒錯。     相信不用太熟悉日本文化的人也會知道,在泡茶的時候茶枝立起來代表會有好運氣。不過假設這是真的,現代人越來越少泡茶會不會其實就是少了一種幫自己上幸運buff的方式?

[翻譯]啄木鳥的腦不會有問題嗎?科學家「沒問題,但原因好像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圖片
原文網 址: https://nazology.net/archives/112156 (圖:unsplash) 翻譯      一般啄木鳥會以每秒20-25次的頻率用喙在樹幹上打洞,但完全沒有因為這樣而傷到腦部的樣子。      這對專家們來說是長年的未解之謎,至今為止最有力的解釋是「喙和頭骨之間有『吸收衝擊的結構』,因此可以保護腦部」。      這個想法甚至還成為了運動頭盔開發的靈感,在美式足球等身體接觸較為劇烈的運動中保護人類大腦。      然而這次比利時的安特衛普大學的研究卻發現,啄木鳥的身上並沒有任何保護大腦免於衝擊的材質。      沒有任何的保護,啄木鳥就這樣直接承受啄木頭所帶來的衝擊。      既然如此,為什麼牠們不會頭痛或者發生腦震盪呢?      詳細的研究內容刊載於2022年7月14日的科學雜誌『Current Biology』上。 啄木的衝擊完全沒有被減少!      這次的研究為了驗證「啄木鳥為了保護大腦所以有吸收衝擊的機制」這個一般的假設,研究人員使用高速攝影機拍攝了三種啄木鳥啄木頭的行為。      研究對象為黑啄木鳥、北美黑啄木鳥、大班啄木鳥的三種,高速攝影會以一秒最多4000幀拍攝牠們啄木的情形,以利於分析受到衝擊時整個喙與頭的微小動作。      結果發現,啄木的衝擊並沒有絲毫的衰減,喙和頭完整地接受了衝擊的力量。      在影片中可以看到,啄木鳥的喙和其根部,還有腦的部分用不同顏色標記後,所有的標記在喙接觸木頭的瞬間都以相同的速度停止。      也就是說,從喙到頭蓋骨,啄木鳥完全沒有吸收掉衝擊的力道。      於是研究團隊將啄木鳥的身體數值和衝擊發生瞬間的頭部速度建模,以「不吸收衝擊的模型」與「吸收衝擊的模型」做比較。      分析過後發現,吸收衝擊的模型中,喙對木頭所施加的力有極大的衰減。      「如果啄木鳥一邊吸收衝擊一邊啄木頭的話,將會耗費非常多的額外能量。      假設啄木鳥的身體裡真的有吸收衝擊的結構,那為了在樹幹上打洞可能要用上比現在還要強得多的力道才行」      研究主任山姆・范・瓦森堡是這樣說明的。      那麼,為什麼明明沒有吸收衝擊的結構,但卻不會損傷到腦部呢? 啄木鳥的腦袋大小不會發生腦震盪      如果是猴子或者人腦的大小,像啄木鳥這樣一次一次的啄木頭的行為,衝擊的力道已經足以引

[翻譯]暑假的自由研究 享受這個挑戰吧

圖片
原文網 址: https://www.asahi.com/articles/DA3S15365744.html (圖:いらすとや) 翻譯      暑假到了。或許某些人正為了自由研究的內容要做什麼而頭痛吧。但不妨換個思考方式,想想要怎麼享受這件事。      如果只是想要快刀斬亂麻的話,市面上有提供自由研究題目的書籍,也有在販賣實驗套組。只要在網路上隨便查查,從需準備的東西到實行的方法都有人為你詳細地說明。甚至還有一天就能夠完成的「研究」。      不過希望你能停下腳步。就只是這樣解決這件事實在是太浪費了。這可是難得可以好好花時間做一件事的機會。      首先,從思考自己平常對什麼有疑問,想要調查什麼東西開始吧。雖然說是「研究」但並不一定要拘泥於理科。更不必和學校所學有所關聯。      不管是家人們的事也好、在附近偶然看到的東西、興趣或者是運動,應該有許多曾經讓你在腦中浮現過「為什麼啊」的事情。      東京藝術大學附屬世田谷小學學生們的研究十分的獨特。      衣服晾在自己家裡的哪個位置乾得最快。自製的、專賣店、超市的,哪個地方的燒賣最好吃。味噌湯的哪種料最受歡迎……。      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喜好這種東西怎麼可以當成研究,但負責指導的沼田晶弘老師認為「就算是主觀的資料,只要經過數據化之後也可以是很客觀的東西」。知道順位後思考其理由,那研究就可以再進一步。      決定題目之後,再來就是參考課本裡的理科實驗的進行方法,做出研究的計畫。      這時候就要考慮到最後會有怎樣的結果,也就是建立「假說」。試著做了但結果不理想的時候,回想看看自己都做了些什麼,看到底是哪個環節造成問題。      就算失敗也沒關係。這也是一種找出問題並解決的練習。和預期不同的結果帶來的「欸?為什麼」也會讓人有新的發現。著名化學家白川英樹也是以一次失敗的實驗為開端,最後才拿到諾貝爾獎的。      思考、困惑、重來,這也是種重要的經驗。做一些安穩容易成功的研究然後在比賽拿個獎,或許對升學有點幫助吧。但是那種研究的過程會讓人興奮嗎。      以山頂為目標但在山腰就停下腳步也沒關係。棒球或網球也一樣,能夠成為職業選手的人少之又少。但就算不當職業選手,打球的過程本身就很有趣,還可以鍛鍊體力。這和自由研究是同一個道理。      為了自己想要知道的事情,一邊享受,一邊用自己的能力

[翻譯]增加理組? 為了不重蹈覆轍應該如何

圖片
原文網 址: https://www.asahi.com/articles/DA3S15363260.html (圖:unsplash) 翻譯      10年後,專攻理科的大學生將從現在的35%提升到50%左右――。      由岸田首相擔任議長的教育未來創造會議日前提出了這個目標,並且也將其載入了上個月發表的「骨太方針」 *1 中。最主要的目的是把活躍於數位、減碳等領域的研究者或具有實務經驗的人材送入社會中。      至今為止政府都是優先分配預算,將資源傾注於那些可以快速看到成果的研究。對此社論認為這種重視經濟成長的不平衡政策長期下來恐怕危及教育及學問的根基。實際上政策結果也不如政府預期,最終導致了總體研究能力的降低。      然而這次設下期限,訂下學生比例的目標,迫使現狀改變的政策依然強硬。不僅視大學自主性如無物,還有可能重蹈近年科學技術政策失敗的覆轍。      受首相官邸的政策影響,文部科學省等必須要在八月前做出詳細的規劃。創立基金提供大學在開設成長領域 *2 的學系時,實驗設備及其他初期投資的費用,或者是針對理工農等學系的學生擴大提供獎學金或者學費的折抵等方案都在文科省的考慮範圍內。     另一方面 ,在學生及產業界之間卻是想要文理科目兼修,想要「文理融合」的意見更加主流。文科的學系也以副修的方式學習理科的專業知識,若有大學沒有辦法提供的科目則以學分交換等方式和其他大學進行合作等方式都是現在進行式。      社會所期待的是,在這個以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及高速變化的世界中,培養出能夠順應變化的年輕人。這種能力無關文理,而是要在累積多樣的知識與經驗之後才能獲得。因此不應落入窠臼,堅定的倫理觀與大局觀更是不可或缺的。現在依然被傳統的文理分類所束縛,想要靠增加理科學生促進社會躍進的想法,可謂是時代的錯誤。      想要增加人才儲備,更應關注的是女性友善環境的建立。現在理科學系的女學生比例不到3成。除從小時候被家長和老師潛移默化,認為「女性該讀文科」的刻板印象外,醫學系對於考生及研究者的無理的女性歧視行為等都是必須要解決及克服的問題。      排除陳腐的概念,建立起不論性別,能夠依自己的興趣及意願選擇方向的社會才是重中之重。      為此,僵化的高中文理分組,與成為分組原因的大學入學

[翻譯]IT巨頭寡占 慎防雲端服務弊病

圖片
原文網 址: https://www.yomiuri.co.jp/editorial/20220718-OYT1T50144/ (圖:unsplash) 翻譯      利用雲端服務儲存各種資料的企業正在快速增加中。因此必須要注意是否會因為 IT 巨頭的寡占而產生問題。      公正交易委員會日前針對企業使用雲端服務的現狀,提出了一份報告書。      內容提到,某些雲端服務會在企業試圖轉移資料至其他公司的雲端時,收取高額的資料轉移費用。這種行為已經有觸犯獨佔禁止法的可能性。      另外還有在現行服務中新增其他功能,以此做為漲價的藉口或進行綑綁販售等行為,也有違反獨禁法的風險。      如今在搜尋或社群媒體、數位廣告等市場,各 IT 巨頭都被指控藉由寡占來達到阻礙市場自由競爭的目的。因此在快速成長的雲端產業中,必須要避免陷入同樣的狀況。      企業如果利用雲端服務的話,便不需要從頭架構自系統也無須自行管理,從削減成本的觀點來看能帶來非常大的好處。雲端也漸漸成為了經濟數位化的基礎。      提供雲端服務的主要是美國的 IT 企業。在針對國內企業的雲端市場中, 2020 年度主要由 Amazon 旗下的「 AWS 」以及 Microsoft 、 Google 三間公司瓜分了 60%~70% 的市場占有率。      公正交易委員會在報告書中提到,將會加強監管雲端市場。希望他們能夠事前研究有哪些交易容易成為問題,並提出更有效率的對策,不要讓使用服務的企業蒙受損失。      在國外為了預防雲端的寡占問題,已經有許多的規定。如歐盟 (EU) 在今年 2 月發表的「資料法」中,便有法律規範妨礙雲端資料轉移至競爭業者的行為。      日本政府也應該關注國外的動向,並時時檢討是否有必要祭出新法進行管制。      現在行政機關也都開始進行資料的雲端保存,有關機密的情報應該要採用國內企業所提供的雲端。國內如 NTT 集團和富士通、 NEC 等都在積極地進行雲端業務的拓展。      在促進市場競爭的角度來看,政府也應該要重視雲端的發展,並提出能夠強化產業根基的支援政策。 難譯字 後記與雜感     在查歐盟的資料法中文是叫什麼的時候,發現歐盟大概有300個(x)名字裡面帶有資料的法案,一想到人家的個人資料被一堆法律保護著,

[翻譯]隔壁的三胞胎

圖片
原文網 址: https://kakuyomu.jp/works/4852201425155006655/episodes/1177354054880200362 (圖:いらすとや) 翻譯 「老伴你聽說了嗎,隔壁的寶寶順利出生了欸」 「是嗎,那真是太好了。」 「剛剛他們讓我看了一眼,居然是三胞胎。真的是太可愛了」 「有好一段時間會很辛苦吧」 「對啊,畢竟只有媽媽自己照顧」 「我不是說那個。是說晚上會很吵,我們會很辛苦」 「誰叫他們那麼可愛,就算有點吵我也可以接受喔」 「 當初 我們家的女兒晚上哭鬧的時候,你不是沒什麼耐心嗎」 「那是當然的吧,不要跟隔壁的相提並論好嗎」 「好像也是」 「欸,總覺得,我也有點想要了」 「喂喂,大白天的是在說什麼」 「不是說那個,是隔壁想要我們收下」 「啊,原來是這樣」 「我們家的孩子也已經小學了,我覺得他也會幫忙,應該可以吧?」 「真是拿你沒辦法,散步就交給你負責喔」 難譯字 赤ちゃん                    寶寶 許す                    接受 後記與雜感           赤ちゃん産まれた 如果直接說嬰兒或是小孩出生都不太對,因為 赤ちゃん 不單指人類嬰兒也會拿來稱其他動物的幼體,所以這邊為了保留原文的反轉,本來想要把主詞換成媽媽,用說 「媽媽順利生產」取代 「嬰兒順利出生」。但是後來想想,中文說狗媽媽的時候相對的概念好像是狗寶寶,就翻成寶寶了。想不到這種N5單字根據文脈不同,翻譯也可以有難度。      再 來就是 許す ,一樣是很簡單的字腦死直翻就是原諒,放在原文裡也沒有不行吧,但總覺得這種狀況下說 「 可以接受 」會 比 「 可以原諒 」 更自然一點。

[翻譯]越多人養狗的地方 犯罪率越低!

圖片
原文網 址: https://nazology.net/archives/111666 (圖:unsplash) 翻譯      如果想要住在安穩的城鎮的話,選擇住著很多 「 養狗的人 」 的地方可能是個不錯的主意。      最近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 (OSU) 的研究指出,有很多人養狗的地區,其暴力或強盜、殺人等犯罪率會隨之降低。      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因為帶著狗出門散步的飼主們成為了監視該區域的「眼睛」,發揮了抑制犯罪的效果。      並且除了狗很多這一因素外,居民之間的信賴度愈高的地區也會有更好的犯罪防止效果。      詳細的研究內容刊載於 2022 年 6 月 25 日的學術雜誌『 Social Forces 』上。 狗的散步成為了預防犯罪的「抑制力」      這個研究以美國東北部俄亥俄州中央的哥倫布地區進行,研究員以美國普查區塊組 (census block group) 為依據,分析了 2014 到 2016 年的各區域的犯罪統計。      * 普查區塊組 : 美國普查局為了進行樣本調查 ( 僅收集部分樣本家庭資料的調查 ) 時,在製作統計資料時所使用的最小地理單位。 *      並且,從市場調查公司取得 2013 年居民是否養狗的數據,還有調查青少年的健康與發展的「 Adolescent Health and Development in Context 」資料等進行分析。 *Adolescent Health and Development in Context : 俄亥俄州針對 11-17 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教育的修正,危險行為的執行、受害狀況,心理社會的健康、發展程度等進行的調查。      除此之外,研究團隊也請哥倫布地區的居民對「是否能夠信賴附近居民」及「對彼此有著多深的信賴」等進行回答。      基於以上的資料,研究人員比較了「地區的犬隻數量」、「犯罪率的高低」、「居民間的信賴程度」之間的關係。      分析的結果顯示,狗的密度較高的地區相比那些密度低的區域,犯罪發生率明顯較低。      具體數據為強盜案的發生件數降至約三分之二,殺人的件數約只有一半。      對於這個結果,研究主任尼可羅・平查克表示「無關乎居民

[翻譯]日本產桃 信賴危機 偽造文書,恐遭禁止進口

圖片
原文網 址: https://www.sankei.com/article/20220713-PZ2TK3E45RJVHLB7HF6GGWK2FE/ (圖:unsplash) 翻譯      以一張偽造的文件為導火線,世界對日本產桃子的信賴度正在下降。這說的是本月13日有四名出口業者被懷疑偽造桃子的防除蟲證書,因而以違反植物防疫法的罪嫌遭到逮捕的事件。在台灣日本又大又甜的高級桃子非常受到歡迎,日本的出口額一年就將近五億日圓。然而如果台灣當局對於日本方面的檢疫狀況不滿,很可能會進而採取禁止桃子進口的措施。      台灣為了防止外來種的昆蟲入侵後對於本土農作物所帶來的危害,一直以嚴格的方式實施檢疫。根據農林水產省指出,台灣對於棲息於日本的「桃小食心蟲」防治更是不遺餘力,從平成18年開始原則禁止日本產的桃子進口,只有通過嚴格檢疫條件的桃子才能夠進入台灣。      然而就在平成22年8月,一批山梨縣產的桃子在台灣方面的檢疫中找到了桃小食心蟲的蹤跡。因此禁止了山梨縣產的桃子、蘋果、水梨和李子的進口。經過協調後雖然在4個月後重新開放,然而台灣方面表示若在同一年的檢疫中發現兩次害蟲的話,就會全面禁止日本產的這四種水果。      雖然市面上也有韓國和美國的桃子流通,但日本的桃子在台灣和香港作為高級品或禮品十分受到歡迎。平成23年因為前年度的出口停止以及東日本大震災的影響出口額雖有下降,之後就一路上升。 在這十年間提高超過三倍, 去年的出口量達到了388噸,約4億8千萬日圓的總出口額。      根據農林水產省的專責人員表示,雖然歷來在日本的檢疫「多少有發現」害蟲的狀況,但他們也透過生產水果的都道府縣政府,要求包裝工廠或出口業者等進行改善。並且,若在出口前就發現桃小食心蟲以外的害蟲,並沒有向台灣方面報告的義務,因此農林水產省表示,自平成22年後「與台灣的出口貿易沒有任何的問題」。      然而,台灣方面卻是從以前開始就多次指出日本方面的檢疫不夠嚴格。在平成27年農林水產省製作的調查報告中可以發現,雖然台灣的進口業者十分讚賞日本產桃子的口味,但也認為日本的檢疫相較於韓國及美國相對鬆散,希望能夠經過嚴格的檢疫後再送入台灣。      農林水產省的專責人員認為,台灣方面「在這次沒有經過防除蟲的桃子進口事件後,有可能會禁止包含蘋果和水梨在內的日本產水果」。並且也表示「禁止進口不但會對

[翻譯]發現與IQ分開的新人類能力 物體辨識力「o」

圖片
原文網 址: https://nazology.net/archives/111521 (圖:unsplash) 翻譯      「 IQ 」不怎麼樣的人說不定在「 o 」上是天才。      美國范德比大學 (Vanderbilt University) 等校的研究顯示,人類擁有一種與智商無關, 被稱為「 o 」 的新能力。      「 o 」是與物體辨識相關的能力,優秀的人可以從 X 光照片中發現很小的腫瘤,或者是可以從數張照片中發現不同類的照片等。也就是說在「 o 」擁有才能的人,在根據視覺情報進行判斷的能力上非常的優秀。      並且「 o 」有很大一部份是先天的,後天的努力能夠帶來的進步有限。      在本篇文章最後也會介紹能夠測量「 o 」的簡易測試,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嘗試看看。      或許你身上就有著不為人知的才能。 發現被稱為「 o 」的「物體辨識能力」      我們人類有個體性,人與人之間在性格或是智力上有著很大的差異存在。      相對的,此前一般認為人類在辨識物體的能力上,是沒有顯著差異的。      大多數的人都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的辨認紅綠燈和其他交通號誌,也能夠輕易分辨某張臉屬於自己的朋友還是不認識的人。      去到超市買東西的時候,也不會發生搞混青花菜和花椰菜,或是弄錯萵苣和高麗菜這種事情。      因此大家都認為,其他人對於世界上物體的理解也和自己一樣。      然而近年的研究發現,此前認為沒有差異的物體辨識能力上存在的差異程度其實比人們想像的還要大得多。並且研究表示,可能有一種影響各類表現,跨領域的共通因素存在。      例如以前的研究提到,擅長賞鳥的人也能夠輕易地從胸部 X 光圖裡找出腫瘤;能夠快速閱讀樂譜的人們能夠快速地從好幾張西班牙海鮮飯的照片中,找出混在其中的披薩照片,具有快速辨識料理的能力。      鳥類和腫瘤,樂譜和菜餚是完全不相關的東西,然而對於擁有優秀物體辨識力的人來說,不論是什麼他們都能輕易地分辨。      在另一個以 246 人為研究對象的調查中,科學家使用電腦生成對所有參加者來說都是全新領域的圖片,並利用這些圖片來研究對象對於物體形狀的記憶以及辨識能力。      結果得出,如果對某類物體的辨識能力很高的話,那麼在其他類物體的辨識上也能夠有很好的表現。      統整這些研究結果的話,我

[翻譯]「因為實在太像商標了請把它改名叫做品客蜘蛛!」家樂氏對國際蜘蛛學會發起請願

圖片
原文網 址: https://nazology.net/archives/111623 (圖:Pringles U.S.) 翻譯      黑斑園蛛 (​Kidney Garden Spider) 原產於東南亞,是一種非常小的蜘蛛。      牠們的腹部有著非常特別的花紋,白底上有​ ​ 兩​ ​ 個黑點,黑點下方還有一個像是鬍子的斑紋。      有沒有覺得這看起來很熟悉 ?      沒錯,簡直就像是家樂氏公司推出的著名洋芋片品牌,品客的吉祥物「 Mr. P 」一樣。     注意到這件事的家樂氏採取了行動,他們想要將這種蜘蛛改名為「品客蜘蛛 ( Pringles Spider) 」,並且已經發起連署。 改名成功將送出 1500 份品客 !     分類於 於園蛛科鬼蛛屬的黑斑園蛛體型非常小,雄性的體長約在 5 毫米左右,體型相對較大的雌性也小於 1 公分。      牠們棲息在低矮的植物上,並在灌木叢中築巢生活。      仔細看看 牠們 的腹部的花紋,的確看起來非常像品客的 Mr. P 。      於是從 2012 年開始,手握品客商標權的家樂氏決定「把這隻蜘蛛納入品客的大家庭」,向國際蜘蛛學會 (ISA) 以及其他 9 個團體提出了改名的請願書。      但是必須注意的是,要更改的不是學名。      這種蜘蛛的學名早在 1886 年就決定是 Araneus mitificus 了,並沒有辦法那麼簡單的變更。      家樂氏申請變更的是英語中的俗名, Kidney Garden Spider( 腎紋花園蛛 ) 。      他們想要把這個名字改成 Pringles Spider ,品客蜘蛛。      品客的美國市場行銷負責人毛利修詹金斯( Mauricio Jenkins )發表了以下的聲明。      「品客的商標在 1968 年向世界發表,然而在我們不知情的狀況下,有人在偷偷幫我們宣傳對於品客的愛。      為了將這隻小蜘蛛納入品客的大家庭,希望各位品客粉絲能夠助我們一臂之力。 」      對於這個請願活動,網路上也不乏「居然為了宣傳商品要隨便更改這種叫習慣的動物名字,是來亂的吧」的冷淡意見。      不過另一方面來說,生物本身的知名度也因此提高,所以從保育的觀點來看這種提高知名度的活動本身也並不是壞事。      或許社會大眾都有著各自

[翻譯]有人在裡面

圖片
原文網 址: https://kakuyomu.jp/works/1177354054882814133/episodes/1177354054882834428 (圖:unsplash) 翻譯 這是為了填補兩側高樓間的空隙建造的一棟7層樓高的住商混合大樓,一層一戶,縱深很長。 一樓有一家提供瑪格麗塔披薩吃到飽的意大利酒吧。酒吧的入口左側,有一條通往大樓後面的小走廊。走廊的盡頭是電梯、避難樓梯、還有廁所。從外觀和牆壁的磨損來看,屋齡大約有30年了。 這棟大樓的5樓有一個50人左右的小公司,在他們的廁所裡發生了一件事。 一個新員工走進了廁所。 男廁所裡有兩個便斗,後方有兩個隔間。男人走進了內側的隔間。 男人脫下褲子坐上馬桶的瞬間,便一面發出巨大的聲響,一面排出在體內形成的東西。看來是一直忍耐到了工作告一個段落。 過不了多久,一股像是腐敗韭菜的濃烈臭味從馬桶裡冒了出來,籠罩了整個隔間。 男人一臉不悅,伸手按下身後的沖水桿。 不知道是由於排便的爽快感還是因為從工作逃離的解放感,男人決定在隔間裡思考一下人生。 這時另外一個男人走進了廁所,響起了用便斗的聲音。 突然,廁所的燈熄滅了。一片漆黑。是感應式的電燈自動關掉了嗎? 男人輕輕抬起手。但是,電燈並沒有打開。 男人上下搖頭。但是,電燈並沒有打開。 男人劇烈的搖晃著身體。但是,電燈並沒有打開。 男人停下動作,陷入沉思。然後下定了決心。 黑暗中,男人悄悄掏出衛生紙擦了擦屁股。重複幾次後,他慢慢站起來穿上褲子。 又按了一次沖水桿,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離開了隔間。 男人看到了廁所門口的電燈開關。廁所的燈並不是感應式,是手動開關的。 男人按下開關,打開燈。廁所重新被燈光照亮。 電燈開關上寫著一條簡短的告示。 「為了省電,使用後請關燈。」 沒注意到隔間裡有人,關了燈。 是這家公司經常發生的事情。 這裡的老員工們都知道,為了表現自己的存在,要用力拉衛生紙、或是故意咳嗽製造聲響。 難譯字 雑居ビル(ざっきょ)                    住商混合大樓 物思いにふける(ものおもい )                    思考人生 後記與雜感           今天因為主題的關係,特別提早把發文時間和用餐時段錯開。      物思いにふける 翻成思考人生我自己還蠻滿意的,在公司的廁所裡思考人生畫面感就出來了有沒有(沒有)。